千读网

字:
关灯 护眼
千读网 > 南朝不殆录 > 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

第26章 抗北齐之战起

这一打就是一个月,尽管实力相差悬殊,长城始终没有陷落。

……

信武将军、义兴太守韦载与杜龛一起举兵,陈霸先派遣周文育率胡颖、陈拟前去攻打。

陈详配给兵马,率别动队攻略安吉、原乡、故鄣三县,将军黄他攻打吴郡太守王僧智。

杜龛命从弟杜北叟率兵迎敌,哪里是周文育的对手,一战败归义兴。

韦载就没这么好对付了,此人文武双全,十二岁随叔父见沛国刘显,问及《汉书》十事,随问应答,毫无疑滞。成年出仕后一路升迁至中书侍郎,外放出任建威将军、寻阳太守。

叛军之乱,萧绎授韦载假节、都督太原、高唐、新蔡三郡诸军事、高唐太守,晓谕收服鲁悉达鲁广达兄弟、樊俊等地方豪族。

王僧辩发兵讨伐侯景时,韦载率三郡人马,自焦湖出栅口,是讨伐军中一支有力的部队。

平叛之后,韦载又奉使往东阳、晋安,招抚留异、陈宝应等人。

韦载此时坐镇义兴,周文育以轻兵偷袭,未至而先觉,婴城自守。

周文育攻势甚急,韦载下属的县卒多为陈霸先旧日部下,善于用弩。韦载收捕数十人,系以长锁,命亲信监视,使射周文育军。

如此也就罢了,韦载更是下了一条严酷军令:”十发不两中者死。”

这些人被迫无奈之下,瞄准射向旧主陈霸先的部队,每发辄中,所中皆毙。

周文育军稍却,于城外据水立栅,相持数旬不下。

……

陈霸先听闻军报,长城和义兴的两处战况都不利,决定亲自征讨。

为防自己离开建康之后,朝中有人挟天子谋反,奉至尊驾临京口。

天子移驾,事情非同小可。但是首席大将周文育攻之不下,也只有陈霸先出马才有胜算。若是迁延日久,麻烦只会越来越大。

天子护卫,京口防务,以及台城防务,三者都不可轻忽,稍有闪失便会动摇人心。

此三处皆需调整部署,安排亲信得力之人承担重任。

陈霸先清点自己手上可以任用的人才,悲哀地发现尽管广招贤士,还是捉襟见肘。忠诚和能力都可以信赖的,只有寥寥几个数得出的名字。

徐度任宿卫总管宫中,知留守事务。

陈昙朗任中书侍郎,监南徐州,镇守京口,同知留守事务

侯安都授使持节、散骑常侍、都督南徐州诸军事、仁威将军、南徐州刺史,镇守建康。

另派仁威将军杜棱为侯安都副手,散骑侍郎司马申任侯安都军府的从事中郎。

侯安都凭借攻袭王僧辩的敢决之功,终于得封显职,委以重任。

……

后方事务安排停当,陈霸先率军出征,三日至义兴。

仅两日,攻取水栅。

再一日,陈霸先遣韦载族弟韦翙持书信,说明翦除王僧辩实为本朝不至于沦为北朝傀儡,并奉至尊敕书,令韦载解散军队放弃抵抗。

韦载奉敕,率部归降。

义兴既平,陈霸先遣宁远将军裴忌助部将黄他,攻吴郡太守王僧智。

裴忌轻行倍道,二昼夜行三百里,自钱塘夜至吴郡,鼓噪攻城。

王僧智白日里出西昌门,与将军黄他对战。夜间方才歇下,又闻敌军夜袭,惊恐之下,轻舟逃奔吴兴。

陈霸先本想一鼓作气,亲自讨伐杜龛,谁知留守的侯安都一封书信送到,只得派遣周文育前往救援陈蒨,自己则是收兵返回建康。

此时杜泰的五千人马围攻长城三旬不克。沈恪已募集二千兵士,出县翦除杜龛党羽。

见周文育率军来援长城,战力不在自己之下,杜泰撤兵遁走。

陈蒨解围,与周文育出郡进兵,沈恪军亦至,合兵近万,屯于郡南,准备反守为攻。

-----------------

陈霸先之所以要紧急撤回建康,是因为侯安都遣人日行百里急报:

徐嗣徽勾结任约,率兵五千趁虚来袭建康,被我军击退。

然其背后,恐有北齐大军!

陈霸先阅报,内心咯噔一响。

徐嗣徽,平叛之战任罗州刺史,从征巴丘,以功升任太子右卫率、监南荆州,改任秦州刺史。

其弟徐嗣宗、徐嗣産并有武用,从弟徐嗣先为王僧辩之甥,也属于需要清除的一门党羽。

南豫州刺史任约,被俘起用的叛军大将,为王僧辩故旧,与自己并无交情,倒是和投奔北齐的郭元建等人昔日一同做贼,完全有可能勾结在一起。

自己优先要平定三吴之地,无力兼顾秦州和南豫州,暂时听之任之。

如果只是徐嗣徽和任约并不可怕。

问题是他们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。

北齐大国,一旦起兵来攻,必是数万,甚至超过十万的大军。

侯安都守住了第一波的进攻,接下来就该看自己的了。

这一仗能打赢吗?

陈霸先收起无益的思绪,下令:”全军卷甲,班师!”

-----------------

《地名对照》

长城:今湖州市长兴县

武康:今湖州市德清县

吴兴:今湖州市吴兴区

义兴:今宜兴市

安吉:今湖州市安吉县

原乡:今湖州市长兴县南

故鄣:今湖州市长兴县西南,安吉县西北

吴郡:今苏州市

『加入书架,方便阅读』





热门推荐